Tabito的東瀛之旅~日本深度玩法~

介绍一般中国朋友尚未知晓的日本信息。读此博客,可享受与众不同的日本之旅

3月3日是日本女儿节——雏人形的故事

f:id:tabito-no-tabi:20170301141714j:plain

日本3月3日要过“雏祭(hina-matsuri)”。是一个祈祷女儿健康成长的传统节日(也可以说“女儿节”)。因正在于桃花盛开的季节,故此又称为“桃花节(桃の節句)”。此日,有女儿的家庭摆人偶和准备菱糕、雏霰等小点心,与女儿共庆节日。

 

这个雏祭何时开始,无从考证。目前被考虑为两个古代习俗结合而成。

一个是平安时代(794年-1190年左右)贵族女孩儿们的玩具。那时候的女孩儿们已经有用人偶玩的游戏,而把这人偶叫做“雅雏”。

另一个习俗叫做“流雏”。这是在先把纸剪成人形,小孩子对此呼气三次,然后把这张纸在河边放流。这样把身上的厄运、忌、疫病等“放走”。

这背后,就有从中国流入而成了日本传统的祭祀、诅咒的概念。

 

古代日本就是一个“自然崇拜”思想社会。所有东西都有灵气。而这灵气过了蛮长时间成了神气,就可祭拜。

同时呢,他们认为可以给物品赋予灵气。一个是人为的方法,另一个是不自觉的方法。前者的最代表,就是阴阳师所使用的“式神”。戏剧、动漫、游戏中的阴阳师们都给人形纸条施法,为己所用。这是一个有特异之术之人才能用的方法。

后者,是一个完全人不觉得之间产生的事情。方法很简单。把一个东西一直爱护使用。那就把使用者的灵气慢慢地依附到这物品上的。尤其是人偶这个东西是容易附上灵气。因为, “形”会决定“性”。人形状的东西,很容易附上人的灵气。阴阳师常用“人形”的纸就是这个原因。日本诅咒法的“丑刻参”也使用“稻草人”,亦是如此。使用人形的,并且带附着诅咒对象灵气的,想过更加。

 

其实这诅咒不是日本人发明的,而是起源于中国。比如汉代朝廷上早已出现。因为皇位,贴了生辰八字的人偶上刺了好几枝针而咒死对方等等,古代诅咒常用人偶的方法(我尽为参考而言,不得尝试啊)。

 

言归正传。

 

现在,雏祭也成了纯粹祈祷女儿健康成长的节日。人偶被称为“雏人形”,也是成了日本传统工艺品,也受国外游客关注。

雏人形是一个皇族、贵族结亲时候的样子。所以一男一女,男方叫“御内裹”,女方叫做“御雏”。因为传统结亲,所以男方穿衣冠束带、女方穿着十二单,穿成最传统的衣衫。他们俩就是雏人形的主角。现在很多事坐着的,但是也有两个都站着的(叫“立雏”)。其实站着的才是最传统形状。

 

其他的配饰、人物,就好几种。代表性的就是;

亲王饰:就“御内裹”“御雏”的雏人形。

五人饰:亲王饰加上“三人官女”

f:id:tabito-no-tabi:20170301142215j:plain

七段饰:五人饰上,五人囃子、三人仕丁、左右大臣与饰品

f:id:tabito-no-tabi:20170301142228j:plain

 

摆人偶的时候,最头痛的是,摆设“左右”之分。御内裹在左?还是右?橘树在右?还是左?还有到底从谁来看的左右?? 这几天,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烦恼。

 

其实是这样的。

日本,传统是左为上座。所以从人偶来看左边为御内裹、右边是御雏(看得人来看的话,左右会反过来的)。这摆布样式为正统,延续到明治时代末年。

 

发生变化的是日本进入大正年代(1912年-1926年)。

从此开始日本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开始多起开,日本也进入西方先进国家之列。因此皇室也开始相仿西方国家的“右为上座”。天皇站在自己的右边、皇后开始天皇的左边。而先看到这个样的,就是定位首都的东京人。他们学着皇室,把人偶的位置也换过来摆了。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,从人偶的方向来看,右边是御内裹、左边是御雏。

 

但是凡事都有例外。日本国内有一个地方一直保留原来的摆设样式。

那就是京都。

 

我以前问过京都人。他们为何人偶的位子没换?这位人(年纪大的)就回答一句。

“因为有御所”。

 

这就话就明白了。

f:id:tabito-no-tabi:20170301142432j:plain

@Wikipedia

京都有“京都御所”,是自从794年定都京都到转移东京的1868年之间,天皇在住的地方。就是日本真正皇宫(现在的皇居是德川将军家的城堡)。而皇宫内部的天皇、皇后位置仍然是“左上座”。

 

所以京都人把现在的雏人形叫做“关东雏”,有别于他们的“正统雏人形”。